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企业文化

难忘第一次野外施工

来源:admin   发布时间:2014-08-06 00:00:00   浏览次数:3585

打印

   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,正是这些无数的第一次,让我们从不知到有知,从青涩到成熟,在点滴的过往中不断成长。
——题记
   忐忑出发
   记得第一次参与项目施工是在2006年7月,做的是厂房沉降监测。去工地的前一天,项目经理对我说:“小廖,明天到钟祥做沉降监测,帮忙做一下记录。”去野外?做记录?我既不懂理论,又没有实践经验,去了不会帮倒忙吧?当时我在办公室当综合员,主要从事日常管理工作,从未去过一线施工,担忧此时袭上心头。项目经理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,递给我一张记录表,鼓励我说:“把以前的记录看一下,学习一下。”拿着记录表,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用铅笔记录的数据,我一头雾水,一时竟不知从哪儿看起。项目经理告诉我:“纵向看,前面几列都是观测数据,后面几列是计算数据。所有数据不能涂改,不能用橡皮。”听着项目经理的点拨,我似懂非懂,大致了解记录的方法后,心里默默为自己加油,希望明天尽量不要出差错。
   车站插曲
   第二天一大早,我们一行三人就赶往火车站。当我们提着水准仪、背着脚架,拿着铟钢尺准备进候车厅候车时,一名乘务员走到我跟前,指着放在地下的铟钢尺说:“这个东西要托运,不能上车。”不知所措的我环顾了一下同伴:项目经理正在全神贯注地打电话,另一名施工人员也不知怎么办。离开车还有半个小时,于是身高只有1.5米的我扛起3米长的铟钢尺跑出候车厅,找到了候车厅背后的托运处,正在询问如何办理托运手续时,耳边传来了项目经理的喊声:“小廖,不要托运了,车子马上要开了。”项目经理接过我手里的铟钢尺,急匆匆地往候车厅赶,边走边对我说:“如果办托运,今天就做不成事了,我们以前施工都没办过托运。”望着两鬓斑白的项目经理,我心里不禁感叹:姜还是老的辣,还是他们有经验啊。正如项目经理所说,我们顺利检票进站,没有出现任何麻烦。
   高温作业
   到达施工地点已近中午,简单地吃过饭后,我们一人坐一辆摩的到达了施工地点。室外明晃晃的太阳让人睁不开眼,水泥地面散发的热气不断向我们袭来。烈日下,项目经理找到观测起点,架起水准仪,开始了监测工作。我站在项目经理旁边,他读一组数据我记一组。当第一组数据记录计算完,我抬起头时,看到项目经理的白衬衣已经湿透,紧紧地贴在了身上,可这丝毫没影响他的工作状态,他没有擦拭脸上的汗珠,也没有拉拉湿透的衣服,只是聚精会神地调试着仪器,仔细地读着观测数据。项目经理的工作精神感染着我,虽然那天我没穿长袖,没戴帽子,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疼,但每一个观测点的数据我都工整记录,仔细计算。正当工作进行得顺利之时,问题出现了,每到转点,我就不知点号和观测数据如何记录,遇到这种情况总是问项目经理,项目经理既要观测数据,又要查看我是否记得正确,此时的我,真是恨自己不成钢,心里别提有多着急,大把的汗顺着脸颊滴在记录纸上,滴在水泥地上。我心里暗暗想,晚上回去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懂。晚上回到旅店,项目经理检查了我白天记录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外,还教我怎样计算环闭合差值。我也借机询问在转点时如何记录数据的问题。不懂就问,果然让我收益很大,第二天出去记录的时候,我的头脑清晰了,我们三人各司其职,工程进展很顺利。
   工地午餐
   第二天天气依然炎热,为错开高温时段,我们早上七点便开始工作。由于早饭吃得早,快到中午时,我们已饥肠辘辘。这时,年长的项目经理说:“你们在荫凉地方休息一下,我出去买饭。”工地离市区还有十几分钟摩的时间,项目经理冒着酷热不到一个小时就把饭菜买了回来。我们在一个堆放粮食的仓库找到一块干净地方,把饭菜放在地上,打开饭盒,阵阵香味扑鼻而来,我们各自找了一块砖当凳子围坐在一起,准备饱餐一顿。正当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时,突然耳边便传来“嗡嗡”声,原来是几只苍蝇在饭盒上盘旋。为了不影响吃饭的进度,我们不自觉地挥动手臂以驱赶苍蝇,一只、两只,渐渐地苍蝇已多得下不了筷子,急中生智,我们腾出一个饭盒,装点饭菜,放在旁边,这招果然不错,大部分苍蝇都了飞过去,于是我们争分夺秒,迅速把盒里的饭菜囫囵吞枣地扒完了。与如此多的苍蝇共进午餐,对于我来说,还是人生第一次。
   人生感悟
   那一次施工结束后,我脸上及胳膊的皮肤表皮开始脱落,用手一撕一大片一天片地掉。那一次施工条件虽然不算艰苦,但烈日下的暴晒已让我深深感受到测绘一线工作者的不易,在烈日下我不仅学会了忍耐、坚持,更从前辈们的身上学到了敬业、团结的工作精神。
那次从工地回来,我不禁想起了高中语文老师曾问过我的职业理想,我笑答:“想当一名地质队员,背着背包,天南海北游世界。”年少时期望的“登高观云、游走乡野的悠闲生活”,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,已变得不再遥远空悠,而是变得朴素平实。以后尽管我很少上工地,但第一次施工的场景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,它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供 稿:武汉公司   廖江英